陶瓷生產制造中手拉坯和注漿坯的不同
手拉坯是將泥料放在轉盤上,像在一般都是電動轉盤即下邊是個馬達上邊是放置泥料的圓轉盤。將泥料放在轉盤正中,輕輕下壓使其固定,然后隨著轉盤轉動的離心力將泥料拉成型然后用細線將坯體底部與輪盤分離,制作而成的稱為毛坯,需要經過修坯后才是瓷坯。而注漿坯則是通過將泥漿倒入石膏模具,利用石膏模具的吸附性來塑形制作瓷坯。
手拉坯和注漿坯不同,其一便是、對于泥料的要求和成型的工序原理不同。手拉坯需要原料是具有可塑性高的泥料,利用離心力拉坯成型,注漿坯是利用石膏吸附成型。因為上述原理和制作工序,所以手拉坯和注漿坯還有如下不同,相同器形的手拉坯不可能重量、器型、尺寸完全一致,注漿坯則是因為同一模具故相同器形一致;手拉坯的坯體厚度不會均勻一致,因為是手工拉坯,即使是由后邊的修坯,也不會想注漿坯一樣是厚度一致的;其次手拉坯表面會有凹凸感,隱隱不平,因為是手工拉制成坯,經過修坯,也是不會如注漿坯那樣表面光滑平整度極高,所以這也是辨別手工坯和注漿坯一個明顯的點,手工坯燒制成的瓷器表面凹凸感太明顯,當然也是不好的。國內不少用生產注漿瓷器的,制作注漿坯使用的是多塊模具拼接成,注漿帶坯體干燥成型即可打開模具取出坯體,所以不少注漿坯體上都會留有注漿線,就是模具相接處的縫,一般底部比較明顯會有下凹,所以有的為了障眼法讓人認為瓷器是手拉坯,就會加厚坯體底部,然后通過消除底部,就不會看出來了。手拉坯明顯的還有拉坯紋,而注漿坯內外均十分平整。